在航空航天產業蓬勃發展的當下,航展已不僅是尖端裝備的展示舞臺,更成為承載大眾航空情懷的文化載體。而航展文創徽章,作為濃縮航展記憶、傳遞航空精神的 “微型藝術品”,其從抽象設計到實體落地的過程,藏著對航空文化的深度解讀與匠心打磨。每一枚小小的徽章背后,都是設計團隊與生產團隊協同作戰的成果,是創意與工藝的完美融合。?
一、設計:讓航空情懷在方寸間具象化?
航展文創徽章的設計,絕非簡單的圖案拼接,而是一場 “以小見大” 的文化轉譯。設計之初,團隊首先要完成 “需求錨定”—— 明確本次航展的核心主題、重點展示機型以及目標受眾。例如,若航展以 “新一代隱形戰機” 為亮點,設計便需圍繞戰機的流線型機身、標志性涂裝展開;若面向親子家庭群體,則會融入卡通化的飛機形象、明亮活潑的色彩搭配。?
靈感收集階段,設計團隊會深入航展歷史資料庫,梳理經典機型的演變脈絡,提煉航空領域的標志性元素:從殲 - 20 的鴨翼布局、運 - 20 的 “鯤鵬” 意象,到空客 A380 的雙層客艙結構,再到航天火箭的箭體線條,這些硬核元素都可能成為徽章的設計內核。同時,團隊還會結合當屆航展的地域特色,比如珠海航展可融入港珠澳大橋、日月貝等城市符號,讓徽章兼具航展屬性與地域記憶點。?
初稿設計注重 “視覺沖擊力與信息清晰度的平衡”。設計師會采用對稱構圖凸顯徽章的莊重感,或用動態線條展現航空的速度感;色彩上,除了航空裝備常用的銀灰、天藍等 “工業色”,還會加入金色、紅色等點綴色,提升徽章的收藏價值。以某屆航展的 “殲 - 15 艦載機徽章” 為例,設計團隊以艦載機從遼寧艦起飛的瞬間為原型,簡化機身細節,突出機翼與尾鉤的標志性輪廓,背景用漸變色模擬天空與海洋的交融,既保證了徽章的識別度,又傳遞出 “海空衛士” 的精神內涵。?
設計稿確定后,還需經過多輪評審:航空領域專家會檢查機型比例、細節是否準確,避免出現專業性錯誤;文創產品設計師會評估圖案在小尺寸載體上的呈現效果,調整線條粗細、色彩對比度;市場部門則會結合過往銷售數據,判斷設計是否符合目標受眾的審美偏好。只有通過所有評審,設計稿才能進入下一環節。?
二、落地:從數字圖紙到實體徽章的工藝攻堅?
設計稿轉化為實體徽章,需要經歷打樣、生產、質檢三大核心環節,每個環節都暗藏對工藝的嚴苛要求。?
打樣是驗證設計可行性的關鍵步驟。首先,技術人員會將設計稿轉化為矢量圖,根據徽章的材質(如鋅合金、銅、馬口鐵)和工藝(如琺瑯、烤漆、滴膠),在計算機上模擬出實物效果。以主流的 “琺瑯工藝” 為例,需要先確定金屬底版的厚度(通常為 1.2-1.5mm),再在底版上雕刻出對應圖案的凹槽,凹槽深度需與琺瑯釉料的填充量匹配 —— 過深會導致釉料凝固后凸起不均,過淺則會讓色彩顯得單薄。隨后,工廠會制作出 1-2 枚樣品,寄給設計團隊進行測試:檢查琺瑯色彩是否與設計稿一致、金屬邊緣是否光滑無毛刺、徽章背面的別針安裝是否牢固。若樣品存在問題,如色彩偏差過大、圖案細節模糊,技術人員會調整雕刻參數或釉料配方,重新打樣,直到與設計預期完全吻合。?
生產環節則考驗著工廠的精細化管理能力。以鋅合金琺瑯徽章為例,完整的生產流程包括 “開模 - 壓鑄 - 拋光 - 電鍍 - 上色 - 烘烤 - 組裝” 七大步驟。開模時,需用高精度數控機床將設計圖案雕刻在鋼模上,鋼模的精度直接決定了徽章圖案的清晰度,誤差需控制在 0.1mm 以內;壓鑄環節,將融化的鋅合金液體注入鋼模,在高壓下成型,此時要嚴格控制溫度(約 410-430℃)和壓力(約 80-120MPa),避免出現氣泡、缺角等瑕疵;拋光時,工人會用砂紙和拋光輪對壓鑄好的金屬底版進行打磨,去除表面的劃痕和毛刺,確保底版光滑如鏡;電鍍環節,根據設計需求在底版表面鍍上鎳、金、銀等金屬層,不僅能提升徽章的質感,還能增強抗氧化性;上色環節,工人會用針管將琺瑯釉料精準注入凹槽,每個顏色需單獨填充、單獨烘烤(溫度約 800℃),確保色彩牢固不脫落;最后,組裝工人會將別針、蝴蝶扣等配件固定在徽章背面,完成成品組裝。?
質檢是保障徽章品質的最后一道防線。工廠會設立專門的質檢小組,采用 “全檢 + 抽檢” 結合的方式:全檢所有徽章的外觀,剔除存在劃痕、掉漆、變形等問題的產品;抽檢 10% 的徽章進行功能性測試,包括別針的開合順暢度、琺瑯層的附著力(用膠帶粘貼測試,無顏料脫落為合格)、金屬部分的耐腐蝕性能(浸泡在鹽水里 24 小時,無生銹痕跡為合格)。同時,質檢人員還會核對徽章的尺寸、重量是否與設計標準一致,確保每一枚出廠的徽章都符合質量要求。?
三、交付:讓徽章成為航展記憶的 “傳承載體”?
經過設計與生產的雙重打磨,航展文創徽章最終會通過航展現場門店、官方線上商城等渠道與消費者見面。但交付并非終點,徽章的包裝設計同樣是 “落地” 的重要組成部分 —— 透明亞克力盒能讓徽章的細節清晰可見,燙金紙盒則能提升產品的高端感,部分限量版徽章還會搭配印有航展主題的收藏證書,進一步強化其紀念意義。?
從設計稿上的線條,到工廠里的鋼模,再到消費者手中的實物,航展文創徽章的每一步都凝聚著對航空文化的敬畏與對品質的追求。它不僅是一枚可以佩戴的飾品,更是航展精神的 “微型紀念碑”—— 當人們將徽章別在胸前或收入收藏冊時,航展上那些震撼人心的飛行表演、那些代表國家科技實力的航空裝備,便有了可觸摸、可傳承的記憶載體。而這個從創意到落地的過程,也正是文創產品 “連接文化與大眾” 的最佳詮釋。